教宗本篤十六世

第四六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福傳之路:靜默和言語》

宗座社會大眾傳播委員會

 

親愛的兄弟姊妹們:

在我們接近2012年的世界傳播日時,我想與你們分享我對人類溝通過程的一些反省,儘管這話題有它的重要性,但卻常常被忽略,而目前似乎有必要再度加以回顧。人類溝通的過程跟靜默和言語有密切的關係:若要達成真實的對話及人與人之間的深層親密關係,就必須要使溝通中的這兩個層面保持平衡,相互調整,彼此融合。當言語與靜默相互排斥時,溝通便中斷,會引起混亂,或相反的,會造成冷漠的氛圍;然而,當這兩者互補時,便能達到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溝通。

靜默是溝通本身的一個內在層面;沒有靜默,內容豐富的言語就無法存在。在靜默中,我們更能聆聽自己並了解自己;靈感在靜默中湧現,且具有深度;在靜默中,我們更清楚的了解我們想要說什麼,或我們對別人有什麼期盼;我們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我們若保持靜默,我們就允許別人說話來自我表達,因此不會只是自說自話、喋喋不休而未適當檢視自己的話語;這樣就創造了彼此聆聽的空間,促成更深入的人際關係。比方說,我們在靜默中觀察到兩個相愛的人最誠摯的溝通:手勢、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是彼此表達自己的姿態。喜樂、焦慮和痛苦都在靜默中作聲,找到了特別有力的表達方式。因此,在靜默中就產生一種更有深度的溝通,帶來在溝通上需要的敏銳感和聆聽力──兩者經常把雙方關係的本質及範疇呈現出來。當大量的信息和資訊在我們面前呈現時,靜默是不可或缺的,為了要明辨什麼是重要,什麼是無必要或次要的。徹底的反省幫助我們看出一些發生了的事件之間的關連性──那些事件乍看之下似乎毫無關連,並幫助我們評估和分析一些信息,而我們因此能交換一些穩當的意見,並就事論事,達到真實的共識。為此,有必要營造一個適當的環境,類似一種「生態系統」,即維持靜默,言語、影像和聲音之間的平衡。

現今傳播過程大部分以問題及尋找答案為主軸,搜尋工具和社會網絡成為許多人尋求忠告、建議、資訊和答案的溝通出發點。在我們這個時代,網際網路成為問題與答案的交談平台;的確,人們今天常常受到一些他們從未提出過的問題的答案,以及被一些他們察覺不到的需要纏擾。為此,靜默更是極為珍貴,它能使我們在面對超量的刺激品和繁多的資訊時作適當的分辨、認清問題和清楚述說問題,並將焦點放在真正重要的問題上。然而,置身於複雜又多元的傳播世界中,許多人發現自己面對人生的終極問題:我是誰?我能知道什麼?我該做什麼?我能期望什麼?而重要的是,要給提出這些問題的人機會去作有深度的交談,並邀請他們進入靜默去反省。這種交談常常比膚淺的回答更具說服力,並能讓尋求的人進入自己人生的深層,為自己打開天主已經深植人心通往知識的道路。

這些不斷提出的大量問題不外只顯示出人的不安、人在不停的尋找真理,為能或多或少帶給他們人生意義與希望。膚淺和啟人疑竇的意見與生活經驗是無法滿足人心的;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尋求真理,我們今天比過去更想要分享這深刻的渴望:「當人交換資訊時,他們已經在分享自己,分享他們的世界觀、他們的希望、他們的理想。」(2011年世界傳播日文告)。

應注意各種能幫助今天的人找到反省和發問機會、靜默空間、祈禱場所、默想或分享天主聖言的那些網站及其使用方式,以及一些相關的社會網路。一句簡單明確的話,只要參與對話的人不忽略自己內在生命的成長,就能傳達深遠的思想。難怪不同的宗教傳統都把獨處與靜默視為特有的境界,能幫助人發現自我和那賦予所有事件意義的「真理」。聖經啟示的天主,也是以無聲的方式說話的天主:「正如基督的十字架所做的,天主也以自己的靜默說話。對降生成人的天主來說,天主的靜默,即子被全能天主父離棄的經驗,是祂塵世旅程上的決定性階段。……天主的靜默延續祂從前所說的話。在這黑暗的時刻,祂透過自己靜默的奧秘說話。」(《上主的話》21)撼動人心的天主的愛──愛人到自我犧牲,在十字架的靜默中對人說話。基督死亡之後,大地一片寂靜,而在聖週六,當時「那君王睡著了,天主在肉軀內安眠,而喚醒從古以來的長眠者」(參閱聖週六日課誦讀二),天主的聲音,充滿對人類的愛,回響盪漾。

天主若在靜默中對我們人說話,我們接著就發現到,我們可以在靜默中與天主說話和論及天主。「我們需要靜默,它能漸漸轉變為默觀祈禱,能引導我們進入天主的靜默中,帶領我們來到救贖的聖言誕生的地方。」(2006年10月6日國際神學委員會感恩祭講道詞)。在談及天主的偉大時,人的言語常是不足的,我們必須在默觀中去領悟。迫切性的使命感就是從這默觀祈禱中奔騰出來,如一股力量,催使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參看若壹一3)與他人分享,好使所有的人都與天主共融。靜默使我們沐浴在愛的源頭裡──這愛指引我們走向我們的近人,對他們的痛苦能感同身受,將基督之光,祂生命的訊息、祂全然的愛──救人的禮物──贈送給他們。

世界是藉著聖言被創造的,在默觀中,永恆聖言的臨在顯得更強而有力,而我們就看出天主在整個人類歷史中以言以行所實行的救恩計畫。正如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提醒我們的:「這啟示的計畫藉內在彼此聯繫的動作和言語形成;以致天主在救恩史裡所興辦的工程,彰明並堅強了用言語所表明的道理及事務。」(《天主的啟示憲章》2)這救恩計畫在納匝勒人耶穌身上達到最高峰,祂是中保和整個的啟示,圓滿無缺。祂使我們認識天主父的真正容貌,而藉著祂的十字聖架和復活,祂把我們從罪惡和死亡的奴役中拯救出來,引領我們進入天主子女的自由。人生意義這基本問題在基督的奧跡裡找到答案──這答案使不安的人心得到平安。這奧跡就是教會使命的源流;也是這奧跡催促基督徒成為宣告希望與救恩的人,成為愛的見證人──這愛鞏固人的尊嚴和建造正義與和平。

言語與靜默:學習溝通不只是學習說話,也是學習聆聽和默觀。對負有福傳使命的人而言,這更為重要:在今天世界,為了要革新宣揚基督的方法,靜默與言語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我將一切的福傳工作──教會藉著媒體而進行的,都託付給瑪利亞,她的靜默「聆聽聖言,並讓聖言盛開」(2007年9月1-2日在洛雷多聖家的祈禱)。

教宗本篤十六世
2012年1月24日聖方濟沙雷節日
發自梵蒂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