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庇護十二世

致意國國際友好研究社講詞

Il programma

人類親善兩大原則

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三日

 

韓山城編譯

《近代教宗文獻論和平問題》,295-316

台北:安道社會學版社,1966

 

 

**********

目錄

講詞主旨

引言:贊許與嘉勉

一段:各國的歧異與衝突

        現代及已往各國衝突情形

        剖析衝突的原因

        關於宗教衝突

        歷史的教訓

二段:促進各國友好的兩大原則

        原則一:承認自然法

        理智與自然法

        歷史與自然法

        國際公法與自然法

        尊重自然法乃和平首要條件

        原則二:恪遵基督訓示

        有關教義的訓示如何促進人類友好

        有關實際生活的訓示如何促進人類友好

        ()愛德的團結力

        號召信友潛修愛德

        ()真理的團結力

        關於公教社會學

        結論

 

講詞主旨

    不需要特別注意,只需涉獵一下標題,便可發見這篇演講的主旨,是人類友好兩大原則。第一段所講各國已往及現代衝突情形及其原因,只在於刺激人們尋求解決人類衝突及促進各國友好的熱望而已。充其量,不過是第二段所講人類親善兩大原則的伏筆。故全篇菁華全在第二段內。

    一到了第二段,教宗便直接了當,宣佈促進人類親善的兩大原則是:承認自然法的存在,並恰遵基督訓示。

    關於自然法之為物,散見各篇教宗文獻。可說,沒有一篇敢宗文獻不曾提到自然法,不曾強調自然法對人生,尤其對社會生活的重要性。本段內對自然法之為物,對自然法與理智、歷史及國際公法的關係所談的一切,則尤其發人深思,蔚為一篇自然法概掄,使人對自然法得到一種融會貫通的快感。同時又使人徹悟,自然法如能為人類所承認所依循,則各國不愁找不到共同點,作為向真正友好及和平邁進的起點。

    其次,是恪遵基督訓示。基督訓示共分有關教義和實際生活兩類。有關教義的基督訓示,對促進人類友好的偉大作用,是折服人的理智,令人深信,人類雖有看種族、膚色、語言等不同,卻都以天主為在天大父,以基督為公共長兄,以教會為公共慈母。這使人類的手足關係得到堅實的依據,並為人類親善打下了至深的基礎。至於有關實際生活的基督訓示,則總歸本質上便富有團結力的愛德與真理二者。愛德如何團結人類乃是明若觀火不待贅言的。但真理的團結力亦不亞於愛德。因為真理的本質便是「至一的」。因了真理的「至一性」,不知不覺,人類思想便趨於一致,而思想一致,正是人類團結的先決條件。不過,要想使真理發揮其團結力,人類必須唯真理是好,唯真理是求,唯真理是認;否則,不免誤以虛偽為真理,而虛偽則是本質上使具有分裂作用的。故教在本篇末尾大力強調人們應如何尊重真理,效忠真理,對屈理採取謹嚴態度。

講詞正文

引言:贊許與嘉勉

          各位先生!貴社的綱目與宗旨,在於促進國際友好及和平合作。這是值得嘉許的。這點頗為迎合各民族的公共願望。各民族在體驗到或以其它方式被捲入兩孜世界大戰,飽嘗戰爭苦果之後,再沒有比豁期而積極的國際共同生活,更為他們所渴求者。由於各位事先呈送吾人的攸關貴社的歷史簡介,吾人得悉貴社肇建於多災多難的一九四三年八月間,二年後,部一九四五年才正式開始活動。根據貴社常任秘書長先生的計劃,貴社走出切望為國家福利而工作,並熟悉國際關係而又志在將貴社發起人在成立貴社時所宣佈的目標付諸實施的人士,所組成的自由會社。貴社毫無政治色彩,並不附繫於任何政黨,然卻設法與全球各國其它類似社團取得聯繫,以實現其崇高宗旨。

          貴社的特殊重要活動是定期演講會。對各位餽贈吾人的演講集──內中尚有若干名人的講詞──吾人深感興趣。貴社的工作如此有功社會人心,致使最近獲得了上級的正式承認,並昇恪為法人。

          就這樣,各位為促進各國友好與合作,而辛勤工作,以重建為兩次世界大戰所毀滅的一切,並恢復為可怖的浩劫所破壞了的種種。讓最愛好和平的萬民公父,對教會為達成同樣目標,即國際友好與合作,所做相應的然而不同的努力,加以陳述。

          吾人的講話分為兩段:(一)各國的歧異與衝突(二)教會對消除紛歧與促進友好的兩大原則。

一段:各國的歧異與衝突

          在去年聖誕廣播詞內,吾人業經對各國現有局勢的某些特色,在三個觀點下,即在恐懼及錯誤內的共存,以及在真理內的共處,加以描繪。彼時,吾人曾特意號召人們,尤其信奉基督的歐洲及西方國家──許多世紀培育出來的公教思想及公教生活的繼承者──注意其應完成的使命。今天仍須再度喚起人們對這使命的注意,使人們存想公教遺產所有內在的富源。及其萬古常青的特性,並試圖在國家及國際生活內,生動而積極地發揮其效能。(1)

          今年七月的日內瓦會議──開幕時舉世曾寄以厚望──說明各國的歧見如何深重,說明求取解決這些歧見的途徑又如何困難。

          故此需要對各民族的心理及天性,來一個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同樣應當注意者走出這心理和天性所出發的內在衝動和歧異,以及這些衝動和歧異可能導致並多次員的導致的火併。顯然的,先對上述難題加以探討,為建立和平是一項基本工作。同樣,留心審察深深左右各民族的思潮,亦是頗有益的。

現代及已往各民族衝突情形  

          無疑,近五十年來,世界形勢,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思想方面,有了很深的轉變。國際因素,為了各國日益增進的互相倚屬,而更為突出。但同時在某些地區,國家主義情緒一經激發,便衝破所有壓力和障礙物而再度復蘇。另一些地區,其決定因素是經濟及與經濟密切關聯的社會問題。二者都建築在堅實而邏輯的思想上。但令人迷惘者,是不知思想指導看生活呢,抑或生活駕馭看思想呢。由另一角度來說,一個民族因了在經濟、社會、思想及生活上有異於另一民族,這類異同多次在彼此間產生激烈的緊張,促使他們以武力尋求解決途徑。過去,國際關係,無論其為和平性的,抑或具有火藥氣味的,其影響的幅度決未曾如今天的廣泛。當時,每個民族或由幾個民族組成的小集團,尚能度著嚴格局囿於本土的孤立生活。在與其它國家接觸時,他們所有潛力及特性,缺乏自由發展的條件。故當時的一切,都限制在當地當時而已。就連基督文化大放光明之前,號稱為奄有整個世界的帝國,尤其羅馬帝國,較諸現代人們所知道的地域的廣潤及人口的眾多,亦落後多多。但當時所謂大國,經常互相衝突。其結果,則造成人類歷史一再重複然而大體相同的關係,即勝利者與戰敗者的關係,或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係。而這關係又視其殘酷程度與時間矩長而異。但最後大多終止於一種比較可忍或比較不可忍的協約而相安無事。尤其未曾身經已往戰爭苦頭的新的一代取代了前一代時;或者因了密切的共同生活和協力合作,戰敗者與勝利者,逐步抵達社會或甚至家庭式的融洽與合一時。這種緊張氣氛的逐漸鬆弛,似乎便是各國的心理定律;即使對可能發生的新的衝突,仍不得不時加預防。不過,令人痛惜者,是過去所有戰爭並不常常這樣結束。歷史上有不少實例,指出若干敵對國家,始終未能達致緊張氣氛的鬆弛及友好合作,反而干戈迭起,直至將對方整個殲滅,或整個奴化,或置諸萬劫不復的境地而後已。(2)

剖析各國衝突的原因

          在一九五三年十月三日致刑法學六屆國際大會的講詞內,以及在同年十二月六日致意國公教民法學五屆大會的講詞內,吾人曾經觸及這些及其它類似問題。當時吾人承認,這些並非只以一個簡單的「是」或「否」所能答覆的問題。吾人曾提出了若千指導原則以試圖詮釋並解決之。吾人曾聲明人類如何趨向於建立國際組織的事實。同時吾人強調,為達成這宗旨,不應以大力發展交通及貿易為終極目標,而應以人類之出於同一原始及擁有同一本性和指向同一宗旨的道理,喚起人類的內在情感。吾人亦曾宣稱,國際組織應遵循天主聖旨,通過各國間不斷增進的合作──但應尊重各國的傳統文化及倫理──來替個人、民族和整個人類大家庭的充份發展而服務。其後吾人亦指出國際組織所面對的諸般阻力;會員國的數字越高,其阻力亦越大。這些阻力,便是人們先天就有的根性,或後天取得的習慣。這些根性與習慣各不相同,甚至多次矛盾。這些根性與習慣有的格外具有精神色彩,有的則是比較屬於肉體方面的。它們在人類理智、情感及行為的各個領域內都發揮看左右力。此外,還有種族及血統問題,教育,風俗、語言、歷史及文化問題,以及包圍看每位個人及每個民族所賴以構成其特點的一切。還有攸關所有權及財產問題,以及一個民族是生活在自由經濟制度之下呢,抑或生活在事事仰給於人的經濟政策下呢的問題。經濟雖非唯一決定性因素,但對人們整個思想、願望及行動,卻發揮看強大的影響力。再加上眾多均自然傾向及物慾,它們在人類日常生活內佔有重要的位置。雖然它們趨向於本身並非不合理的宗旨,但這些傾向與物慾並不擁有節制自身及辨別是非的標準,而應求之於人性內更為崇高的官能,免得一變而為一種肢解及破壞力量,就如自愛、貪權、擴展自身、同化與併吞他人的傾向與物慾。(3)

關於宗教衝突

    10在國際組織應當注意的因素內,宗教亦是其中的一項。宗教固然可能對各國問的關係起看促進友好及和平的高度作用,但有時亦可能有分裂及煽動作用。歷史上的宗教戰爭,具有特殊戳記。這種激於深刻宗教情緒及宗教熱誠的戰爭,能使人英勇到不惜犧牲。然應注意者,是在這類戰爭中,宗教意向往往不甚純潔,多次滲雜著塵世的願望。如果該戰爭是激於仇恨而披看宗教外衣的話,則較其它戰爭,性質尤為可怕及殘酷,其毀滅性亦尤大。這類戰爭的動機並非宗教而是熱狂。

歷史給人類的教訓

    11為結束吾人講的第一段,可以說:縱然為獲致更為擴大的國際聯繫,人類出諸本性而又日趨廣泛與日加奮發的努力,以及這類努力的需要與高貴目標,都發端於個人及民族的內在天性,都發端於正確思想和情感,但往往亦不無邪惡成份在內。同時由於潛在的陰謀及周圍的惡劣環境,由於往往相當深入的利益衝突,而滋生出失和、緊張、磨擦乃至戰爭,及由戰爭而來的無可倖免的惡果。這是在歷史過程中一直延續至今的情形。似乎進步的人類業已到了應當坦白自問的時候。人類應當自問:人類應該擯絕好像成為一個歷史定律的艱苦戰爭呢,抑或應該在人生各領域內探尋新的途徑,並豪爽努力,以拯救人類於戰爭陰影呢。這該是負責國政者的當務之急!

    12對這點,教會謹遵其創立者的命令,準備負起其部份責任,準備以慈母般的關懷,辛勤工作,並實行可以有助於各民族彼此諒解與互相親睦的一切。

二段:教會促進各國友好的兩大原則

    13在前此的講話中,尤其在去年聖誕廣播詞第三段內,吾人曾迭次提到這些原則。今天只限於談談兩項,即自然法和耶穌基督的訓示。

原則一:承認自然法

    14和平運動的第一前提,是承認自然法的存在。自然法是人們及各民族所有共同的法律。人類之所當是與當為,其標準使出源於自然法。人類而恪遵自然法,則和平的共同生活及通力合作,便易於實現並獲得保證。人類而否定這真理,則國際關係,無論在理論或實際上,永久是一個不解之謎。如果否定上述真理,成為人類的共同意見,則人類歷史過程便等於永久漂流在狂風大浪而缺乏碼頭的海洋中。反之,在這原則的照耀下,至少大體說來,人人都容易分辨事情的義與不義,合法與違法,人人都能指出解決歧異的準繩何在;人人都能明了報導各民族相互關係的歷史,所給予的純正訓示:人人都能領悟國際公法應如何制定,及其對各國有看怎樣的拘束力。一言以蔽之,自然法是一切權利及義務所共有的堅強基石,是一切具有理智者不可或無的共同語言,是人類為結束糾紛常常希望投訴的最高法庭。(4)

理智與自然法

    15但,戰爭究竟何由而來?既然存在看人類所共有而又易於辨認的自然法,何以仍然發生戰爭?個人及民族生來秉有許多優點及智能,以給予其私人及社會生活以應有的形式。人類的這種秉賦及智能替人人指出人生的宗旨、方向及途徑。這宗旨、方向及途徑似乎便構成造物主所欽定的秩序與計劃的莊嚴輪廓。但如何、何時、何地應實現自然法,在諸多宗旨與手段中,何者應有優先權等問題,則本性讓各個人及各社團自由而合理地加以抉擇。社會生活亦如私人生活,其形成並非出乎機械式的自動,好像蜜蜂出於本能的群居生活似的,而且最後取決於各民族出乎意識的自願,或更好說,是取決於組成民族的個人們的自願。不過,這自願可能為兩種不同的矛盾力量所影響,即清醒的理智和正確的判斷,及有目的本能或無羈的物慾。人類而接受理智的指揮,則人類自會由自然法尋出平息糾紛的方法,自會將各方所有不同氣質,不同情況和不同興趣──這一切原非非招致戰爭不可的因素──轉變為合作與協調的根由。反之,人類而讓物慾左右其意志,則上述諸種不同,便演變為忍無可忍的緊張,其解決方案則祗剩有訴諸武力了。(5)

人類歷史與自然法

    16但,各民族及個人,如何始能正確地鑑別其行動之是否吻合本性所釐訂的方向?為決定這點,必須走避一切假設和臆度。其指導原則在於:先對人性及事物的本質,以及對由此而來的關係及需要,獲致明確的認識,並加以慎審的衡量,然後根據這認識與衡量的結果,再行定奪。

    17最有益者,是查閱過去數千年來的文獻及法律條文內所蘊藏的思想。這些文獻及條文,顯示各民族的共同生活,在基本原則上,一向是相同的;因為人性的本質往古來今常是一成不變的。同時亦顯示,人類的公私生活,各國內政及國際關係,常在重複看吻合正義或違反正義的同樣事件。同樣有益者,是可以見到另一點,即人類一向承認,必須以國際協約及條文,來確定自然法原則所不能確定者,來補充自然法所默而不宣者。不止此也,自來人類歷史及法律演變,一方面指出:經濟、社會乃至政治的更動,需要採取「出乎自然法原則」的新的方案;即使自然法原則已為現行的體制所擯絕。它方面又指出:方案雖然改變,而自然法的根本需求,卻代代相沿,無往而不雷同;即使這些需求有時顯得頗為迫切,有時則不甚迫切。人而注意觀察歷史,便可發見:「承認人性尊嚴,承認人有使用物質及非物質事物的權利;亦即絕對否認人格可以為社團所併吞,否認個人的活動可以為社團所取締」的事實,在各種方式下,時時出現。另一方面顯示:個人或國家的過度強調自身,同樣為人類所不能接受者;人類公認:個人及國家,不唯不得逃避其為大眾及國際需要而服務的責任,而且這責任還是積極性的。此外,亦可看到又一項基本原則的存在,即武力和軍事勝利並不能使不義變成正義;武力本身並不就是法律:正義應當戰勝強權;破壞正義者應為國際組織視作罪犯,並應受到控訴。關於這點,吾人曾在致刑法學六屆國際大會講詞中談到。(6)

國際公法與自然法

    18有關在國際組織內刻下佔有重要位置並出源於自然法的某些需求,吾人曾在一九五三年十月六日致民法學五屆大會,論國家及國際組織的講詞中討論過。當時吾人首先聲明,現行國際條文,不可能純粹以各國的意願作出發點,因為國際組織的建立應上溯自人性本身的需求及推動。故國際組織的建立,其基本因素是來自人性本身的需求;這需求雖非絕對不可避免,卻是難能避免的。此外,吾人個別地列舉出若干需求,如:生存權利,使用地上財富以維持生命的權利,各民族維護自身榮譽及固有特色的權利,發揚及擴展自身的權利,要人遵守國際協約等類似條文的權利。雖然這類協約及條文的內容不出純粹制定法的範圍,但應恪守之的義務,卻走出源於人性及自然法的責任。這是個人及民族間所有現行純粹制定法的條文,是以自然法為起點及終點的所以然。(7)

尊重自然法乃和平首要條件

    19假使國際關係真由上述自然法所統治,衝突的惡因小就顯著地減少了?一旦國際間的歧異及緊張大為緩和,而各國對本性所有真正需求能忠實地咨詢自然法,則各國小就容易取得協調?不需要冗長的說教,單靠經驗,便可了然於這些需求的重要性。人而宣揚自然法,必為「人性」所大力擁護,並為思想健全的聽眾所支持。一個事實證明這點:凡在實際生活上蔑棄自然法的需求,並以直接違反這需求的措施來取代自然法者,事實上仍然不肯放棄,而且設法保留自然需求的這個名詞。其所以稱奴役為自由,名專橫為法律,呼強權為正義者,便是此義。這證明,試圖全部窒息出自本性深處的呼聲,是多末吃力不討好;證明使人類聆聽、了解並服從這呼聲,是走向和平多末有價值的一步。

    20職是之故,教會經常關懷者,便是喚醒人們對自然法的意識,並使這意識生動而有效。但此處所謂自然法,並非虛妄而籠統的自然法,而是如哲人所描繪者,清晰的、線條分明的自然法。教會曾清楚而堅定地肯定這原則,並努力替各民族開拓走向和平的途徑,不問各國間的利益衝突是如何雞得避免。(8)

原則二:恪遵基督訓示

    21第二原則是基督的訓示。傳報基督訓示與人類,乃教會存在的理由及其首要任務。教會而忽略這任務,便是否定自身,便是愚弄嚮往永生而皈依她的人們。因此,教會過去、現在和將來,常常為完成這任務而生活。但基督訓示,光明如其所從出的上天,普遍如其所指向的教會,本質上無非走由天主發出的友好的號召。首先號召人與天主之間的友好。其次號召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一言以蔽之,是絕妙的和平喜訊。

    22現在應該研討,傳報基督訓示的教會,其擴大基督訓示的聲浪,並使之縣續不絕於永遠的工作,對各國友好做出怎樣的貢獻。

    23基督訓示可分兩種:一種是有關基督聖言及教義者,一種是有關行為及生活者。

有關教義的訓示如何促進人類友好

    24基督的聖言及教義,有力使人們及各民族團結一致,這點無需特別辭費。基督的訓示,無非在宣揚人們及各民族共有同一原始及同一最後宗旨。宣揚只有一個天主,祂是人類的公共大父。宣揚富有團結力的愛天主愛人的律令。宣揚只有一位救主,祂曾建立了教會,其目標是使人類同歸一棧共屬一牧。這訓示,其原始,其手段,其宗旨,既全副出發於「人們在天主內構成一個單位」的概念,故顯然是最能創造和平與團結人類的。(9)

有關實際生活的訓示如何促進人類友好

(一)愛德的團結力

    25至論有關行為及實際生活的基督訓示,則是第一種訓示的實踐。這實踐猶如人的行為及生活一樣,可能是多種的,但統通歸屬一個觀念。首先是基督聖愛,即實現於日常生活中的基督──祂曾將人們對其近人所做一切視作對其自身而做的──聖愛。是以各種不同方式表現出的基督聖愛。是表現在醫院中、療養院中、安老院中、孤兒院中,表現在收容被遺棄者,收容罪犯、殘廢及瘋人等慈善機關中的基督聖愛。是不待人講求而自動尋竟不幸者──不僅本國的不幸者,外國的亦在內──的基督聖愛。是戰爭時不分敵我的基督聖愛。是使男女看護及醫生,因耶穌之右而以手足之愛,照料受傷者──不拘他們是敵人或友人──的基督聖愛。是以同樣愉快情緒服務於柴門蓽戶中,猶如服務於高樓大廈中的基督聖愛。固然,在沒有宗教信仰的地區,今天亦盛行看技術高明而範圍廣泛的救濟工作,這是無可置疑的。但這只是新近的事,從前並未常常如此。同時,這並不證明,這類缺乏信仰的救濟機構,骨子裡有看同樣的熱誠,有看同樣克己的豪爽精神,多次直至死而後已的豪爽精神。然而有些地區不獨拒絕接受基督聖愛,而且居然明令禁止。這當然是可悲的,不過亦是多此一舉的。因為睢然他們取締了愛德的外在形式,但出乎個人熱誠,為了基督聖愛,並為滿全基督訓示而實行愛德者,仍然大有人在。

    26但這聖愛何以為使各國互相諒解與友好的有效工具呢?首先,因了這許多愛德工作的總和所有重量,可以在一種好似精神的天秤上,壓倒自私自利的總和所有重量;或者至少阻止自私自利獲致勝利而形成一種公共約缺德。幾時在人們及民族間存在看千千萬萬的慈善工作,在他們間使交織看互相諒解和友好的線索,而為捐棄諸種敵意與分歧,鋪平道路。               

    27但這並非基督聖愛所有效力的全部表現。基督聖愛的效力尤其在於教會對人類良心所實施的教育。這教育不准令人以此人或彼人為近人,而且以整個民族為近人。不唯令人將一個民族,而且將一切民族,將所有信奉一個真教,並有份於一個聖體聖筵的人們看作兄弟姊妹。更進一步,不唯以教會慈母的子女,而且以普世所有人們為兄弟姊妹。因為依照救主的命令,人人都堪受尊敬、憐憫與愛戴。沒有這聖愛,則人的思想行為便無從基督化。這聖愛構成一個對抗自私的國家主義而有利與和平的偉大力量。兩次世界大戰時,這聖愛曾積極工作,以減輕戰爭的可怖禍惡。但其所以未能阻止悲劇的上演者,則是因為戰爭的機器一發動,只有這機器木身可能指定其發展和結束。

號召信友潛修愛德

    28在和平時,應當發揮愛德的偉力,以鞏固並擴大和平。今天,一切公教信友,自幼部當擁有活潑而自覺的愛德。人們應當在家庭及學校內,利用教育、民歌、讀物及電影等,鼓勵並培植愛德。各國各洲的公教信友應當互相團結,一致為和平而努力。這工作已有了顯著的成績。教會手內,不單握有和平,而且握有創造和平的能力,這熊力不應當讓它一無作為。主理教會的天主,為使教會達成如此崇高的目標,必然支持並降福她。

(二)真理的團結力

    29此外,與愛德並駕齊驅者,是教會在教育及學術──由小學至大學──方面的活動。教育及學術不提其個別內容,只就其一般的性質來說,便應當以「替真理服務」為其特殊因素。講學者與研究學術者,其應指向的首要目標,便是認識真理。學生及聽眾應能看出教師是尊重真理,效忠真理及切實宣揚真理的人士、俾使他們對真理的謹嚴態度通傳與自已。最重要者是探求、闡述及深入真理的底蘊。至於真理之是否為人歡迎或嫌惡,則可置之度外。這種精神和今天人們對真理所有無可無不可的態度,顯然是勢不兩立的。這態度曾戕害了不少人們的理智。這態度走昔日懷疑派比拉多的本色。他曾以嘲笑的語調說:「什麼是真理」(若,一八,三七)。反之,視真理高於一切的基督的態度,才是崇高的品格!祂畢生替真理作證。祂的許諾:「真理要解救你們」(若,八,三二),為愛護真理者是絕對有效的:(10)

    30教會以其講授真理的廣大活動而激發的崇尚真理的精神,在促進人類及所有民族間彼此友好和原諒,了解與合作上,成為一種具有無可估計的價值的服務。假使各國都切實唯真理是好,唯真理是求,唯真理是認的話,則各國已走上其本質便是導致人類互相團結與諒解的途徑了。任何真理,無論其內容如何,無論在怎樣情形下;只是一個。因此,各民族對真理的愛好與願望亦不可能不一致。反之,與真理及事實背離的邪說,其本質便是分裂。即使多人共同迷信同一邪說,這邪說仍然擁有隔離和分割作用,並在人們間製造決裂。共同迷信同一邪說者的團結,是邪說的偶然效力,並非邪說真有團結力;邪說並非產生團結的因。

關於公教社會學

    31還有其它實現基督訓示而促進各國友好和親睦的方式存在。這些方式的共同特點,是指導人類在共同生活中履行基督訓示。吾人且只談一點,即教會對闡明及解決社會問題的活動。

    32如所週知,公教擁有一種社會學。其原則乃教宗們以正式文獻所屹立的。人無不知,教會的社會學,對各國實際生活及其改進,有看並有了如何深刻的影響。同時,社會生活的惡劣情況,曾經是許多不和的惡因。這些惡因仍在不斷製造糾紛,並延伸至國際關係上。故此,群策群力,以求解決並減輕社會諸般不幸,尤其階級鬥爭,乃所以達致各國親睦及和平的卓絕運動。

結論

    33各位先生,吾人有意陳述者,已全部講完了。雖說只是粗枝大葉,現在到了應當結束的時侯了。

    34但願貴社在指向如此崇高目標的工作上,以加倍的熱誠再接再厲!為了各位的榮譽,為了各位竭誠追求的國際福利,吾人預祝各位順利成功!決無疑惑,各位一定同意,讓吾人亦表示吾人的殷望。吾人爽渴望人們同意,讓教會以她的途徑及方法,來提供其可能做的貢獻,以實現這極其崇高的宗旨!但願吾人在去年聖誕廣播詞內所指出的「在恐懼與錯誤內的共存」化為烏有,而由「在真理及愛德內的共同生活」來取代之!

 

講詞註釋

        教宗所說:「去年聖誕廣播詞」便是「和平之河」廣播詞。全文見筆者所編譯的「近代教宗文獻論公教政治理念」一書。

        在本節丙教宗說明現代和古時各民族的衝突情形。總括起來說,現代的衝突範圍甚廣,其幅度往往普及全球。古時的衝突則其影響的幅度不大,一律局限於當地而已。

        讀者最好涉獵一下本書所收編的致民法學大會講詞。至於本節末尾所說:「人性內更為崇高的官能」便是指的理智。

        本節是相當寶貴的。可說句句含有深湛的哲理,句句值得人們再三思索的。此外,應請注意者,是本節迭次以「真理」及「原則」二名詞,來代表自然法。

        「這宗旨、方向及途徑,似呼便構成造物主所欽定的秩序……的莊嚴輪廓」,是說,自然法所指示的,只是若干抽象的、籠統的、廣泛的原則。其具體的運用,即教宗所謂:「如何、何時、何地應實現自然法,在諸多宗旨與手段中,何者應有優先權等問題」則有賴於人類的理智。故教宗在本廣播詞16節內說:「人類一向承認,必須以國際協約及條文來確定自然法原則所不能確定者,來補充自然法所默而不宣者」。

其次,人類的社會生活並不如同蜜蜂的群周生活一樣。蜜蜂的群居生活,一切取決於其盲目的本能,兩人類的社會生活,則出源於組成社會的個人所有有意識的自決或自由抉擇。自然法之於人類並不像本能之於蜜蜂。蜜蜂只能順從其本能而不能選擇和自決。自然法之於人類卻大不其然。自然法對人類生活的宗旨、方向途徑,單指出若干原則或一個「輪廓」;至於在具體問題上,應怎樣執行這些自然法原則,則取決於人類的理智及自由意志。何況,就連自然法的原則,其是否為人類所尊重,亦還有賴於人類的決定呢?此人類社會生活不同於蜜蜂的群居生活的理由。

        人類社會生活形式走否合乎自然法,既然應由理智來決定,然則理智又依據什麼原則來執行其辨認是非的使命呢?教宗在15節內,先陳述了一個抽象原則說:「其指導原則,在於先對人牲及事物的本質云云」。然後在本節內,更進一步,指出研究人性等的具體方式,那便是探討歷史文獻尤其考究法律條文。最後教宗根據其本人研究的心得,對人類社會生活聲明下列數點:(一)由於往古來今人性常是一樣的,故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一向是相同的。因了社會、經濟、政治等的丕變,人類社會生活雖不能不採取新的方案,但這新的方案,仍然是離不開自然法的基本原則的,即使這原則已為現行體制如:共產主義體制,所擯絕。(二)社會國家光以發揚人性,亦即「玉成肖似天主的人的人格價值」為宗旨的,個人決非社會國家的工具。換言之,國家行政,消極方面,不得違反「輔導原則」,不得併吞私人、家庭及小型社團所有權利;積極方面,應盡量提供方便,使國民容易達成其玉成自身人格價值的目標。自私人和國家不得過度強調自身權利而忽略其社會任務。國家的社會任務便是顧全國際公共福利。(四)武力並非法肆;武力並不能使不義變成正義;武力應屈服於公理。

又,本節內所謂需求,即「出源於自然法的某些需求」與「人性本身的需求」等,都可解作出自人性的所謂「天賦權利」。

        國際公法,雖然是人為法,但其拘束力則出源於自然法。因為自然法要人們信守協約及許諾。何況國際公法又是自然法或萬民公法的詮解與引伸呢。(見致民法學大會講詞5節)

        所謂「清晰的、線條分明的自然法」,便是本講詞16、17節所講的一切。

        基督的聖言與教義所講解的對象首先是天主。這天主是人類團結的基石,是人類手足關係的依據。天主是人類共有的在天大父、原始及宗旨。其次,是愛德,即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為愛天主而愛人如己的誡命。根據聖多瑪斯,愛德是富有積極性團結力的。再其次是救主基督,祂是人類共同的長兄,其所建立的教會又是以人類同屬一牧一棧為宗旨的。故基督訓示。一律以「人類在天主內構成一個單位」的觀念為起點,為手段,為終點的。還能有比這訓示更有助於人類團結的嗎?

10人必須追隨畢生替真理作證並為真理犧牲一切的基督──其被釘於十字架,主要是為了其對真理的忠實──養成對真理的謹嚴態度。這是現代最需要然而最缺乏的態度。為了徹悟真理所有團結人類的力量,請接讀下文,並參閱本書所收編的「聖誕佳節」廣播詞11──24諸節,以透視現代如何需要愛護真理的精神。


網頁製作/校對:黃宇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