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庇護十二世

「福音傳播者」通諭

論推廣傳教事業

一九五一年六月二日

 

李少峰譯

鐸聲月刊 第37期 1-20

台北:鐸聲月刊社,1968

 

 

***********

 

可敬的弟兄們,祝您你們健康並賜以宗座祝福。

  ( )緒言

福音傳佈者在如此廣泛的園地,為使「天主的聖道順利展開並得到光榮」j,勤懇地勞苦著,際茲我們永遠難忘的我們前任教宗庇護第十一世頒發「聖教會的已往成績」通諭k第二十五週年紀念的場合,使我們的心靈對他們起了特別我關懷。在那道通諭中,對於如何推廣公教傳教事業的更大發展,他曾作極高明的指示。回憶在此期間,聖教會所有的進展,給予了我們不少的安慰。正如我們於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對宗座傳教機構的監督們覲見中所談及的「福音傳佈者的熱誠在各地,無論是福音真光已經照耀的地區,也無論是福音真光尚未照耀的地區,所獲得的傳教運動的進步,其力量之龐大,範圍之廣闊,恐為天主教傳教史上所罕見」l

鑒於在現今動盪不寧,危機四伏的世界中,尚有不少人民,因利害衝突的關係而互兕分裂,我們認為在此時期,對於傳教事業,重新加以檢討,實在是刻不容緩的事,因為福音傳佈者的天職是勸人類本性與基督化的美德,並啟迪人們彼此友愛,互通有無,這種精神應遠置於種族衝突及國家疆域以上。

為此在這上面所提起的那次覲見中,我們曾對宗座傳教機構的監督們作了下列的指示,「......你們工作的任務,不受任何國界的限制,你們在弟兄的合作精神下,於眾目之前,明確地表明聖教會的立場,是拒絕不睦,避免分裂,及遠離一切煽動人民而使人民趨於不可挽救的毀滅的種種爭執;基督徒的信仰和對人類的慈愛是超越敵對的陣營,是超越國定的疆域,甚至超越地球的本點和海洋的頂端,它會鼓勵你們並會刺激你們為達到這個目標,你們幾時達到了這個目標,天主的國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就算建立了起來」m

為此在這「聖教會已往的成績」第二十五週年期中,我們樂意表示我們對於已成事功的欣賞及其給予我們的安慰;並且勸勉同工們更加努力,即在主教職位的可敬弟兄們,所有福音傳佈者,聖事管理者及每一位公教信友,無論是在基督真道尚在宣講的地區,或在其他的地區,當具更大的熱忱,或以他們的祈禱,或幫助與訓練未來的傳教人員,或以物質的幫助,來促進如此重要的工作。

 

() 傳教事業的發展

我們對過去的進步,深願作下列的簡敘:一九二六年時僅有四百個傳教區,但現已增至六百個;當時傳教區的公教信友,不過一千五百萬人,但現在已增至二千零八十萬人。當時外籍司鐸和本地司鐸大約有一萬四千八百人,今日他們的數目已超過二萬六千八百人。當時傳教區的主教,都由外籍神職班充任,在此二十五年中,八十八個教區的管理權,已經移交給本地神職班。不但如此,且在不少地方,自教會聖統制成立以後,主教係由本地神職班選出,如此耶穌基督的聖教會的大公性,更為明顯,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不得視為「外國教」。

舉例來說,在中國及非洲的幾個區域,教會聖統制,已按教會法典正式成立,共曾舉行過三次極關重要的全體會議;第一次於一九三四在印度支那,第二次於一九三七件在澳洲;第三次於在一九O五年在印度。小修院,不但大增了數量,而且充實了內容,二十五年前在大修院讀書修生,只有一千七百七十人,現已增至四千三百人。此外還成立了許多總修院。在羅馬創立了一座附屬於吳爾班大學的傳教學院,又在羅馬及其他地區設立了不少的傳教學講座。同樣在羅馬聖城,創立了聖伯鐸書院專為培養傳教區的神職班,為使他們對於神舉,道德及傳教事業作更完滿更深切的準備。此外,更創立了兩座大舉,至於學院及高級以上的學校,從前只有一千六百個,現已增至五千有餘;至論初級學校的數目,又不啻加添了兩倍,關於施藥局,醫治各種病人以及殘廢,痳瘋病者的醫院數量也加倍,而有同樣的進展。傳教神職人員聯合會的數目,在此期間,也大大的加添;「信德通訊社」也在這個期間產生,它的目標是蒐集、徵求與傳佈各地的有關傳教的消息;至於各地傳教雜誌的數量與銷路,均在與日俱增中;且在此期間,舉行了許多次為推廣傳教事業的會議,於去年聖年中在羅馬所召集的大會,尤其值得我們特別的提及,因為該會議對於傳教工作的本質及範圍,給予了我們一幅清楚的畫面。不久以前,在非洲的黃金海岸的谷馬栖城舉行了一次聖體大會,赴會人數之眾,及參加大會者的虔誠,均令吾人驚奇。最後我們選定了一年中的特別一天,專為救濟貧童聖嬰僧祈禱與捐輸n。這些發展很明顯地說明了傳教工作,能隨時隨地,適應環境供給人們的需要。

還有一年件不能不提及的事,在此二十五年期間,在各地正式設置五個隸屬傳信部的宗座使節,此外又在各地傳教局派遣了教廷大使或公使,因他們的存在與活動,結了不少的豐盛的碩果,他們特別的功勞,是在連繫傳教人員使他們守望相助,而趨赴共同的目標並獲得更大的效果。我們的使節,對於獲致這樣的善果,曾有更大的貢獻,他們往往訪問每個教區,有時以我們聖座的權柄參加主教們的會議,隨時幫助教區主教們,以協商的精神,用更有效率的方法,來推廣

傳教事業。而且在工作與信仰的活動上能獲致這樣密切的合作1與連繫,自然會引起當地政府官員,即使他們尚未信奉公教,也對聖教會有了更好的讚賞與瞭解。

從我們簡單所寫關於過去二十五年中,傳教區所有的進步,及目睹聖年中,從福音宣講者所宣講了的世界各處,無數的人民,前來羅馬,為獲天主的至高聖寵及我們的宗座祝福,使我們非常感動,不能不重述聖保永 宗徒致羅馬人書信中所表現的極熱烈的志願......「我切願把一些屬於神性的恩賜分給你們,為使你們得以堅固;這就是說,我在你們中間,籍著我與你們彼此所共有的信德,可以同獲安慰」o。以我們看來,教主自己似乎在向吾人重複那些充滿安慰和鼓勵的話:「舉起你們的眼來,細看田地,已經發白,可以收獲了」。然而,鑒於現在公教真道的傳佈者,人數遠不足應付現今的需要,正適合了救世主當年這些邀請的話:「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祂的莊稼」q

我們具有極大的欣慰,固然知道現在因受神光的照耀,各地獻身傳佈福迫的人們,正在繼續增長中,足證聖教會的前途有無限的希望;雖則如此,但仍有許多工作,期待我們再三再四地去做,故我們應該向天主作更多的祈求。當我們想到那些無數無數的人民,正待傳教人員前去招引他們同歸一棧,並登一個救岸的時候,我們敢向天上的善牧,發出這樣的呼聲:「如同你在他們面前,對我們顯示你是聖者,這樣在我們面前,願你對他們顯示你是偉大者,上主啊!好叫他們認識你如同我們一樣,因為除了你以外,沒有天主!」r

 

三、教難

傳教工作之所以能獲致上述有益救靈的進展,不但由於散佈天主聖言種籽者多方努力,然而仔是由於殉教者所流的不少的鮮血。在過去廿五年中,初興的聖教會,在不少的國家中,曾經遭受了殘酷的逼害。即以目前來講,在遠東許多的國家,也染遍了殉教者的鮮血。我們確切知道有不少的公教信友,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宗教信仰堅定不移,同時還有不少的獻身於天主的修女,本地的傳教司鐸,甚至還有不少的主教們,有從他們自己的住所被逐的,有將他們自己的財產充公的,有將他們放逐遠處不與飲食而使其饑餓疲憊的,有將他們逮捕的,有將他們關在牢獄的,有將他們放在集中營的,有將他殘酷地處以死刑的。

當我們想到這些可愛的子女們所遭遇的困難、迫害及死亡時,極沉重的憂傷,立時會壓向我們的心靈。我們不但以慈父般的心情愛慕他們,我們更以慈父般的敬意尊重他們;我們完全意料到,他們那極高度的責任感,是富有為教殉難的勇氣。耶穌基督是第一個為道殉難者,他曾說:「如果人們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們」s;「在世界上你們要受苦難;然而你們放心,我戰勝了世界」(11);「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但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粒來」(12)

公教真理的傳佈者及公教真理的宣揚者,他們離鄉背井遠處異地,為履行他們至神聖的義務而為教殉難,等於播種好了的種子,隨天主的聖意,要結出極豐富的果實。所以聖保祿宗徒說:「我們在磨難中,倒應該誇耀」(13)。殉教主教聖彼廉曾以這些話勸勉及鼓勵當時的公教信友們說:「天主要我們在患難中歡欣與鼓舞,因為幾時患難來臨,幾時才有信德的花冠,幾時也才可以顯出自己是天主的勇兵,天堂的大門為殉教者才洞開。我們應徵入伍,不該只是為了得享平安,而避免及辭卻戰爭。謙卑、容忍、遭難的師傅,救主自己在戰爭上已是身先士卒,他這樣做,為叫我們知道,他為了我們已經先受了折磨」(14)

現在遠處異地出流血汗的福音傳佈者,所遭遇的情形,比諸初興時的聖教會並無異致。因為當時跟隨宗徒之長聖伯多祿、聖保祿的公教信友們將福音真道傳至羅馬帝國本土時,也差不多遭到同樣的情形。無論何人若憶及初興時期的聖教會,人世間的助佑一無所有,反而時時遭遇著迫害、磨難與威脅,而祇有少數的公教信友,竟感克服那空前絕後的史所僅見的最大政權,他不能不驚訝得發呆!當時怎樣遭遇,毫無疑意,以後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怎樣遭遇,就如幼年的達味,因他信仰天主,甚於信仰他的投石器,所以能擊倒全幅武裝的巨人高力亞,同樣耶穌基督所立的聖教會,決不會因地上的任何權力而遭到毀滅,但最後要以和平的陣營,戰勝一切迫害。雖然我們明知道這是由於天主的不可毀滅的諾言;但是我們對於一般以不可動搖與不可侮辱的信德證明了耶穌及祂的聖教會──真理的柱可與基礎──的人們(15),不能不表示我們深切的感激,望他們對於他們已經開始了工作,繼續努力,貫徹始終。

我們常常接獲消息,知道他們不可動搖的信仰與威武不可屈的勇氣,這使我們滿心感覺安慰。雖然有不少的人們,盡量設法想使公教信友脫離可愛的羅馬聖城,就是脫離羅馬教宗,好像這樣才可表示出對於自己的祖國應有的祖國應有的愛護與應有的忠貞;然而公教信友對於他們祖國的愛護與忠貞,說句老實話,過去從未後人,將來也不敢後人,不過他們衷心的希望,是要獲享得到合法的自由。

 

四、應完成的工作

據我們上面所述,有一件事,必須特別牢記在心,就是在傳教區內尚有未完成的事功,還需要特別的努力和不可計數的工人去做。我們更須記著,「坐著黑暗與死影裡(16)」的弟兄們,人數之眾,尚在十萬之上。看起來,由耶穌基督至可愛的心聖心中發出來的那不可名言的歎息,仍在響著:「我還有別的羊,尚不屬於這一棧,我也該把他們引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17)

可敬的弟兄們,你們須明白,世界上有不少的牧羊人,他們極願從這個唯一的羊棧,從這個唯一的得救的海岸領走這些羊群。你們也同樣明白,這種危險是與日俱增的。當我們面對天主,想到世上無數的人民,尚未得到福音的真道,及一件更大的危險,就是有不少的人民面臨無神派的物資主義及名雖基督教義,實已受共產影響的錯誤的教義,我們真感覺到極深切的關懷與不安,催迫著我們對於傳教事業要盡力以赴。我們好像感覺到聖先知的這句訓言是向我們自己說的:「你大聲呼喊吧!不要停止;提高你的聲音來,好似號筒一般(18)。」

我們特別地為那些在拉丁美洲內地工作的傳教人員向天主祈禱,因為我們深知,他們在那裡因著邪教們私公開的或秘密的宣傳的錯誤,時常遭遇性命的危險與謀害。

 

五、傳教士的方針

為使福音傳佈者的工作更有效,並為使他們的每一滴汗,每一滴血不至白流,我們樂意簡單地申明幾條原則與規範,藉作今後傳教人員的活動及熱忱的南針。

首先必須記著,凡被天主召叫,派遣到遠方教外人的國家,以福音的真理,與公教的真理教化當地人民的人,他真得到了極重大極崇高的職任。因為他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天主,使天主的國展到地球的本遠處,他所找尋的不是自己的,乃是耶穌基督的(19)。他儘可以特別弔用聖保祿宗徒那句最美麗的話來比擬自己的身份說:「我們是代基督作大使了」(20),「我們固然是在血肉中行事,卻不按照血肉而交戰」(21),「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羸得那軟弱的人」(22)。所以他對於為散佈福音真光而去的國家,應視為第二祖國,並當盡力愛護;不但如此,他不該尋求他自己祖國地上的利益,也不該尋求他自己修會的利益,而只該尋求有關於靈魂得救的一入利益。固然,自己的修會,應該加以愛護,但對於聖教會卻應該給以更大的愛護。他應該牢記在心,凡為聖教會有害的事,對於他的修會,決不會有益。

此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須要不忘,凡被派遣去作這類傳教工作的人員,當他們尚在自己祖國時,不但要在德行及公教知識方面加以學習箕4訓練,而且要事先學習將來在外方作福音的傳佈者極關重要的特別道理與技術。所以應當通曉將要用以傳教的語言文學。此外對於基本科目:如醫藥學、農業學、種族學、歷史、地理等,也要有相當的訓練。

 

六、傳教的目的

傳教的首要目的,無人不知,是在各新的民族燃放公教真理的光,使他們成為新的公教信友,然而最後的目標,絕對不容我們忘記的,是將聖教會堅固地建設起來,並將管理權移交於本地神職班所組成的聖統。

在我們於去年八月九日致我們的愛子傳信部長彭蒂樞機主教的書信中,我們討論其他事外,特別提及下列各點:「聖教會的目的,不是在於控制人民或是掠奪土地;她的唯一企圖,是在將信德的神光,點燃在世界各民族之前,並促進人類的文化和文明及協調國與國間的友愛」(23)

在一九一九年,我們的先仕本篤第十五世的「至大的任務」通諭(24),及我們的前任庇護第十一世的「聖教會已往的成績」中(25),都曾明確地說出傳教區的最後目的,是在建設聖教會於新的疆域中,至於我們自己,在一九四四年宗座傳教會理事們的覲見中也曾說過:「福音傳佈者所負的偉大而崇高的使命,是在推廣聖教會於新的地區內,並使她在那裡根深蒂固地建設坉來,使她能夠很快地自給自養自傳,而無須國外傳教會的幫助,因為這些國外傳教會並無自私的企圖,他們唯一的課題,乃在盡量設法,多方努力,實現上述的神聖目標。當他們達到這個目標時,他們儘可快樂地向別的事業活動」(26)。「因此天主聖高的播種者與傳佈者,在傳教區內不能有永久的住所。因為他們的使命是在以福音的真理,照耀整個世界,以基督的聖德,聖化整個世界。每一個傳教人員都應拿定這個目標:使由死中榮耀復活,掌握天上地下全權(27)的救世主的國度迅速地由此處傳到別處,以致達於世界上最遠而人不知的角落,及世界上最後而人不知的人民」(28)

 

七、本地神職界

除非在新的地區內有了相當而適宜的事業與工作組織,又有受過相當教育和訓練的本地神職班,足以應各項需要外,很明顯的我們不能在那裡將聖教會合適而正確地建設起來

!在這裡我們樂意借用「聖教會的已往成績」通諭中那嚴重和明智的指示:「......你們每一個人應該當心,使本地的修生愈多愈妙,但你們必須對他們循循善誘,好好地訓導他們,使他們能有相稱於司鐸生活的聖德及傳教工作的精神並拯救弟兄們靈魂的熱忱,隨時為自己的同胞弟兄準備捨生致命」(29)

「假定說,在某一傳教區內,因戰爭,或並他政變改組了政府,政令要求或法律強迫外國傳丈人員離境;再假定說──這固然是不易有的事情──本地人民因有了較高的文化及政治的意識,為欲獲得獨立自主,想用武力將統治自己民族的外國長官與軍隊和屬於該國的傳教人員,統統驅逐出境。試問,在此種情形之下,事前苛不準備本地司鐸的漁網,佈滿該地全區,來照顧信友們的需要,聖教會在該地要遭遇的不幸,豈堪設想」(30)

當我們目睹我們的直接前任教宗用他那先知似的眼光,所描述的情形,現在於遠東很多地方實現時,我們不禁憂心如鑄。在那裡從前有許多發達的教會,已經發白可以收穫了(31)。痛心得很,現在卻衰落得到了極點!我們深切的希望,這些從古以來本身就具有高尚文化及道德的韓國和中國的人民,不但及早能夠脫離紛擾的黨爭與戰爭,並能脫離只講現世不顧天國的敵對道理。不但如此,我們還希望他們對於外國的傳教人員及本國的司鐸們的公教愛德與道德,作一次正確的認識與讚許,因為這些傳教人員,用他們自己的血汗,在需要的時候,甚至犧牲他們自己生命,他們如此,除了為尋求人民的真正而純潔的利益外,並無其他任何企圖。

我們又深深地感謝天主,因為在這兩個國家內,已有許多本地神職班由他們的人民中遴選出來,能作該地教會的干城,且有不小教區的管理權,已經移交於本地主教。聖教會在該地發展到這個階段,外國傳教人員的功勞,不容一筆抹殺。

在這裡我們應當指出一件必須注意的事,希望常記不忘,凡由外國神職班負責的傳教區,終是要由本地主教和司鐸們去耕耘、去管理,凡由修會會士以其所流的血汗而墾殖的天主的田園,一旦奉傳信部命令,要將由自己經營而已結了豐盛果實的信德的葡萄園移交予其他的園丁,但並無與該教區絕對脫離關係的必要,倘該修會能夠繼續幫助,結予由本地神職班新選任的主教以應有的合作,這是一件極有益而相宜的事。正如在已經正式公教化了的世界上其他的教區,修會會士通常協助當地主教一樣,同樣他們在傳教區的教區裡,雖然外國傳教人員,此後祇處於次要輔助的地位,但他們的神國戰爭,卻不應因此而停止;倘能如此,則耶穌基督、天上的師傅在息哈爾井旁說所的話,已經快樂地實現了:「收穫的人領到工資,且為永遠收集了果實,使撒種的和收穫的一同喜歡!(32)。」

 

八、傳教區內的公教進行會

我們願藉這封通牒,不但勸告傳教人員,而且也勸告一切具有雄圖大略,誠心樂意(33)的非神職的人員,在公教進行會的行列中,要竭誠努力與共同合作。

我們可以斷言,這種非神職人員的輔助工作,即今日所謂的公教進行會,遠在聖教會成立之初,就已存在;並且宗徒及當時的福音傳佈者之所以能夠完成,他們的使命,聖教會之所以能夠得獲如此的發展,均得他們的極大的助力,聖保祿宗徒,有見及此,所以在他的書信中一再地提起一些非神職人員,如亞保老、里狄雅、阿桂拉、普黎熹拉、費肋孟等的名字;他在致斐理伯人的書信中還說:「至於你,我的忠誠的伴侶,我也求你援助她們,因為她們曾伴隨我為福音而奮鬥,與克肋孟糾及其他的我的同事一樣,他們的名字,已寫在生命的冊子上」(34)

同樣誰也知道,公教教養最初是由羅馬的大道傳入羅馬帝國的本土,不但是由於主教們和司鐸們的努力,同時也是由於政府官員,兵士及一般市民的助力。成千成萬,史不留名的接受公教信仰的新信友,他們當時充滿了極大的熱忱,為推廣他們所信仰的新宗教並為宣傳福音的真理,努力預備道路。因此僅僅百年的時間,公教的名聲與公教的真道就滲入了羅馬帝國所有的各大城市。

聖猶斯頂,彌努其猶•費里斯,阿黎斯德,雅其琉格辣彼猶總統,夫拉威猶克肋孟貴族的紳士,聖達其修以及無數為教殉道的男女聖人,以他們所受的苦,與他們所流的血,堅強了初興的聖教會,廣揚了初興的聖教會,似乎可說他們是現代公教進行會的開路人與先鋒隊。這裡我們深願引用名著狄約納托作者的箴言,因為他有訓誨的性質,同時適合今日的情形。他說「......基督徒雖住在自己的祖國,然而,卻如旅行在外的人;......任何外國地方,可說是他們的祖國,所有祖國的地方,可說是他們的外國地方」(35)

中世紀當野蠻民族侵犯歐洲時,我們知道有許多貴族的男女信友及許多平民階級的工人與勇敢的婦女們,以全幅的精力盡量設法使自己的同胞們合法而聖善地歸各耶穌基督的聖教會,改良他們的風俗習慣,使合乎聖教會的原則,並在那種危險期中,使聖教會和國家未受摧殘!據說:當我們的間接前任教宗大良,勇敢地抗拒阿提拉侵犯義大利時,鉑有兩個羅馬總統站在他的身旁。當巴黎城被強悍的凶奴圍困時,聖女熱諾微法在她的幸福的生活中,繼續不斷地祈禱,做著

極嚴厲的補贖,以其奇妙的愛德盡量地安慰了她自己同胞的心身。朗高包爾國的女王忒敖多淋達熱心地勸化她的百姓們歸奉聖教會。勒加勒杜王在西班牙設法從亞里伍異端中挽回他的百姓,恢復原來的真正信仰。在法國那時不但有許多德孚眾望的主教,如:類邁主教米基猶,亞爾主教凱撒琉,突爾主教額俄略,諾雍主教厄里基猶等都是以聖德超凡及熱心傳教事業而出名,而且還有不少的皇后,在她們的那個時代,悄悄地跑到民間將公教真道講給無知而愚魯的民眾,並照顧疾病的人,飽飫饑餓的人及救助一切遭遇困難的人;舉例來說,聖婦克勞地達皇后常以歸奉公教為顯對她的丈夫克勞微循循善誘,終於感化了他的心,使他甘心樂意地接受了其生命的洗禮。辣德貢達和巴提爾達以極端的愛心,服務病眾,甚至恢復了痳瘋病患者的健康。在英國女王貝爾塔不但歡迎號稱該國宗徒的聖奧斯定的光臨,並誠懇地勸導她的丈夫,厄忒貝托樂意地接受了福音。並且撒克森民族的人民,無論尊卑貴賤,更無論男女老幼,信奉公教之後,猶如受了愛主之情的催迫,以高度的虔誠,忠實與服從,與羅馬聖座建立了極密切的連繫。

同樣在德國也有一種可驚奇的現象,就是聖包尼法爵與他的同伴以傳教人員的足跡,踏遍了德國,又以慷慨的血汗富沃了德國。因為德國勇敢而大方的男女人民,好像受了一種無形的啟迪,給予修士們、司鐸們、主教們以有效的合作與助力,使福音真道的光亮,得以與日俱增地照應在極廣泛的地方,公教的誡條與公教的真道,更是一天比一天地普及,並獲得了救靈的豐盛碩果。

為此,在每一個時代,聖教會不但因著神職人員的不斷努力,而且也因著非神職人員的精誠合作,在宗教事業上有了新的進展,在社會事業上引導人民走入了更發達的途徑。付每個人都知道,對於這事,聖后依撒伯爾在匈牙利做了什麼;以及聖王類思第九在法國做了什麼;他們因著自己聖潔的生活,熱心的工作,到處創辦慈善事業,宣傳基督福音,勇敢地保護聖教會,隨時隨地以身作則,使社會各階級的人民,都得到了顯著的實惠。同時,我們恢不可忘記中世紀時的各種非神職人員的同業善會,加入這些善會的普通的及有技能的男女工人,他們雖然在世俗場中生活,但無時無刻,不以宣傳福音,為他們的最高目標,他們不但自己熱心地抱定這種宗旨,同時他們也協助神職人員,用盡各種方法,使其他的人們,也都走向這個目標。

在聖教會初興時,所遇到的一切情形,在現在傳教人員正在工作的許多地方,也遇到同樣的情形;至少,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這類的光景和患難,須要下一代的人去應付。

因為絕對需要大量的非神職人員,以自己的慷慨、勤奮、竭誠的努力與神職人員密切合作、而加入公教進行會的堅強陣營。教授要理問答的工作固屬重要,仁是謝絕一切俸金的酬勞,而純粹出於一片愛主之心的熱誠,慷慨地去幫助神職人員推廣傳教工作,表現基督信友的勤勞天戚重要。

為此我們願望在可能範圍內,各處設立公教男子協會,公教婦女協會,同樣也要為正在研究學術並怎樣做人的青年學生們,勞動階級的工人們,以及藝術家、運動家、體育家等創設適合他們身份的各種善會,並且要設立所謂協助傳教工作的其他團體或協會。在這些社團的成立與訓導上,與其著重會員的人數,不如著重會員的品性,道德和勤勉。

須知,一個傳教人員若要獲得做人父母者的信賴心,最好的辦法,莫如盡心盡力地去照顧他們的兒女。倘能如此,即兒女們的心靈,能受到公教真理的訓練,兒女們的品行能受到公教道德的栽培,則他們將來的成就,不但歸榮於他們自己的家庭,更要歸榮於整個社會;何況當一個公教信友社團的生活,一旦陷於衰落時,他們往往能夠須順利乎恢復昔日所有的繁榮,像這種事實,屢見不鮮。

雖然,公教進行會的最大宗旨,在推廣傳教工作,這是很明顯的,然而它的會員盡可加入其他依據福音原則和教訓,從事改革社會和政治的任何社團,絲毫不受限制。就事實來講,倘他們能夠以公民的資格和公教信友的資格,參加這種社團,這不但是他們應享的權利,也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九、學校與出版書刊

那末,青年,特別是受詔高等教育的青年,他們既為將來社會的領導人物,誰還能否認小中學以及大學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以父母對兒女的心情希望一切傳教區的主要負責人,須不辭艱辛,莫惜費用在可能範圍內,不遣餘力地推廣這個重要工作。辦理學校的最大好處,是可能在傳教人員及各級教外人士間,建立一種極有益的聯系,並且教育最能影響青年們的心理,使他們容易明瞭,欣賞及接受公教真道。我們都知道,今日受過教育的青年;就是來日國家的主人翁,其他無數的群眾,不過跟隨他們的領導而已。聖保祿宗徒在雅典阿勒敖巴哥對一群識見廣博的學習曾宣講過福音的高尚智慧,給他們報告他們所恭敬而不認識的神是誰。採用這種方法,縱然不能立時使人信仰救主的道理,然而無疑地會使他們由宗教的美好與奉教者的美德而受到極深的影響。

辦理學校對於糾正目下到處傳播而迷誤青年心理的各種非公教及共產主義的錯誤學說,尤有不可抹殺的供獻。此外有一件同樣重要的工作,就是刊發各種適時的書報。書報的送效力,誰也知道,無待詳述。日報、雜誌、評論均可用為宣傳真理,教育人民,暴露魚目混球的邪道,駁斥敵對宗教的偽說,以闡明一切有害於心靈的社會問題。所以我們極端贊成一班對出版物極感興趣並努力宣揚的主教們。雖然他們對這方面已有極大的成就,然而仍須他們作更進一步的努力。

 

十、健康的支援

還有一件極值得贊許的工作,就是一般為疫病殘廢及因各種困難而需要幫助的人服務機構,我們的意思乃是指醫院、痲瘋院、診療所、養老院、產科醫院、孤兒院等。這些機構在我們的心目中,乃是傳教人員努力奮鬥所開的最美麗的鮮花,我們看到了它們就如看到了「巡行各處,施恩行善,醫治眾人」的救世主自己一樣(36)

無疑地,這些顯示高峰愛德的工作,對於預備非公教人士的靈魂,及吸引他們接受公教信仰,並遵守公教法則,是有極大效用。因此吾主耶穌曾對宗徒們說:「你們無論進那座城,人若收留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你們也要醫治那城中的病人,並給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37)」。

然而修會的修士與修女們若他們感覺到自己已被天主召選而盡這種職業,他們便應在他們離開本國前,先要學得現化所需的一入職務上應有的訓練和知識。我們知道有不少的獻身於天主的修女,對於許多討厭的疾病,如痲瘋,曾有過深切的研究,且發明了治這些疾病的藥物,他們實堪受人們的景仰和讚頌。這些及其他慷慨地在痲瘋病院服務的傳教人員,我們以父母的心情向他們祝福,而對他們這種超乎尋常的愛德,深願表示我人們的羨慕和贊許。

關於內外科的醫務工作,我們認為極宜邀請俗人來參加。不過他們除已經獲得這項職務的相當學位,遠離祖國,幫助傳教人員做這些工作外,務須具有相當的公教道德及高尚的品行。

 

十一、社會的救助

我們現在要討論另外一個非同小可的重要問題,就是以公平和慈愛來改良社會的問題。在這個共產主義普遍的宣傳,及許多不學無術腦筋簡單的人們,正在徬徨失措,受人愚弄的今日,我們似乎聽見了救世主的這句話,在我們的耳內響起來了,「我很憐憫這些群眾」(38)!我們對於這些問題,應當奮勉地、慇懃地、盡力地實施聖教會所指示的正確原則。我們應當設法使各國人民免犯這些富有破壞性的錯誤,倘他們已經中了這些唯物論的敵對道理的毒,我們便應拯救出他們來。依據他們的原則,每人所有的物件都須收歸國有國營。他們扎人生的價值,減低到幾乎等於零。我們應當個別地、公開地極力宣揚,我們都是面向永遠不死天鄉的流亡者,我們都該以真理和道德獲得永久的生命與永久的幸福。耶穌基督是人權的唯一保護者,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困苦的最慈善的安慰者,也只有他給我們指示了和平、公義與常喜樂的穩岸,這個穩岸是我們每個蒙天主寶血救贖的人,行完旅居世界的路程後應當歸去的處所。不過我們仍有責任,對在現世遭遇不幸的弟們,設法去減輕他們的痛苦,解決他們的艱難與安慰他們的哀傷。

慈愛固能彌補許多社會上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然而仍嫌不夠,因為首先需要公干盛行,公平作主,並公平發生它的效力。

針對這種情形,我們願引用一九四二年耶穌聖誕節在樞機主教與特級主教的大會中的講話:「就如聖教會過去摒斥一切依據馬克斯學說所傳佈的社會主義的謬論,現在又因我們的職務所關及人類永遠得救的要求,再几摒斥,因為這種邪說謬理,使人類的得救問題已經得到了最危險的關頭。然而聖教會對於極欲改良自己生活的勞動階級的人們的要求,不能不置之不問,也不能不細心觀察,他們多次受到資產階級的壓迫,不但違反人權,而且不合天主的措施,更進而阻礙天主對於世物從永遠就立定了目標。我們上面所說的事實,雖然受極嚴格的摒斥,但倘有不少的公教信友,甚至還有不少的公教司鐸,對於他們在這人世間,從心靈深處要求公平與呼號人類兄弟的哭聲,竟然能忍心置若罔聞!面對永遠的天主對這些不聞不問,不能推脫無罪,不寧如此且也不合聖保祿宗徒的教訓,他再三地提示吾人要毫不留情地駁斥邪說,但對他們的錯誤必須表示我們的同情心,對他們的學說,要說他們從新考慮,鼓勵他們使他們不至失望,最後要使他們達到我們所期望於他們的目的......一般地說來,人生的價值是依據著自然的要求,就是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利,人人都有享用世物的權利,在可能範圍內,任何人也享有財產私有權,這是自然法的許可,但按人為法來說,財產私有權應有相當的限度,有時多少也得加以節制。但是安定人類社會也是人類共同的心情,因此能使那些已作家長的,或不久要作家長的工人們,在經濟能力上不受拮据,才算合乎人權的法律。

還有一點值得提說的事,就是要問這種經濟使用權是由於私有財產過於龐大而產生,抑或是由於國家對於財產過於龐大而產生,抑或是由於國家對於財產絕對所權而產生?並且,一旦國家對於公私生活得到絕對的管理權後,使進而要統治人的思想、計劃、意見,更甚而要侵犯人的信仰,這樣以來人類天賦的自由權全被剝削,經驗會告訴我們,人類更大的災禍,與更大的不幸便要從此天生了(39)」。

在傳教區內辛勤工作的弟兄們!你們當前的課題,乃是盡力設法將上面所提及的原則和目標,變成事實。你們應當時時觀察特殊的環境,及隨時隨地不同的情形,在你們主教私人會議中,主教公開會議中以及其他各種重要的臨時會議,彼此檢討,設法應用各種可能用的方法,創設有關經濟利益與社會福行的各種團體和善會,以適應我們這個時代和人民的要求。毋須懷疑,你們神聖的牧職,需要你們如此去作,不然的話,委托你們照顧的羊群,必要被冒充真理與公平的歪曲學說所迷惑而墜入歧途,在這事上願和你們密切合作的傳教人員,表顯自己的能力,盡量發揮和提倡聖教會的偉業。這樣,他們儘可放心,下面所說的話,決不是對他們說的:「這些今世之子,比光明之子,更為精明......」(40)

尚有一件極有裨益的事,乃是隨時隨地徵集德學兼優的有資格的在俗公教信友,啟迪他們負起他們推廣這些工作的責任。

 

十二、反對地域和管轄的排他主義

在過去,如此廣大的傳教區工作範圍,不受教會區域的限制,也未指定由某一修會或本地神職班來管理。誰也知道,這種情形迄今仍然大致存在著。但也有好幾處傳教的地方,委託給某一修會的會士去管理。這種方法的利益,我們固然看到因為有些傳教區的事務就因此而進行得非常順行又容易。然而也因此可以發生些不大方之處或不利於教會的事件,不能不設法予以修正。我們的前任教宗對於此話,已在我們上邊所提到的通諭中(41)加以評論,並發表了他們,對於這件事的極明智的訓示。我們在此願以慈父的心情,勸告你們,再將這些訓示重加追認:「希望你們為教會及救靈的需要認真研究並樂意接受與盡力付諸實行。宗座托付與你們的區域,為使該地的人民皈依救主基督,大致說起來,都是極廣大的,因此,深恐你們修會的傳教人員不敷應用,那麼你們就不必疑慮,正如在聖統已經成立的教區內,主教們經常邀請其他修會的會士與修女來協助,同樣為教導本地的青年,為宣佈福音,你們更好邀請其他修會的會士修女,以及那些屬于非神職班的會士也來相幫你們。如果修會因它們所管理的傳教區,或因它們所領歸於基督神國的教外人眾,而自誇自譽,無疑地是有相當的理由。然而一切修會都該記取,他們所管理的教區並不是永遠屬於他們自己的,只是依據聖座的旨意而去管理。那麼,惟獨聖座纔有權利和義務去管理且照顧他們的推廣與發達。因此教宗具有兩種義務:一方面他要將一個修會所管理的廣大教區,劃分給其他的修會,另一方面他要命令修會多派遣會士前往自己所管理的教區,為能相宜地善盡各種的職務」(42)

 

十三、對不同民族的優良文代和習俗應予珍視

此外,還有一件期待完成的工作,我們希望你們大家都能有一個完全的明瞭,就是聖教會從初興到現在常常遵行著的一種極有意義的規範:福音無論傳到什麼地方,我們不能讓它破壞也不能讓它毀滅那地方人民所有任何天然美好的、莊嚴的、雅麗的風俗習慣。因為聖教會在公教道義的原則上,是要提高任何民族的文化,並改良他們的生活方式,決不能像一個不顧一切的人,去將一切發達的森林,予已斬除,予以砍伐,予以毀滅,反之,該像一個善理森林的人,去將好的枝芽接配在野生果樹上,使它能結出更蜜更甜的成熟果實。

人類的本性,雖因原祖亞當的不幸失足,而受到了原罪的遺毒,但在它的本質內仍存有一種「天然的基督信友性」(43),倘能接受超性神光的照耀與天主匯寵的培養,仍可修得名符其實的德行而獲得天上的生命。

為此,聖教會從不輕看也從不拒絕教外人的各種哲學,反而的將它們的所有錯誤與于雅,予以糾正,並以公教的智慧,將它們改良,將它們玉成。所以聖教會同樣地對於他們的高等藝術和固有文化,只要它們已經發達到卓越的程度,便樂意地接受,當心地美化,使它們登峰造極,進步到遠非他們自己所能到達的境界。對於本地的風俗與遺傳,聖教會也從未絕對地加以禁止,不過是應機利導,使它們宗教化而已,並將他們的節期慶日,略加變更,定為紀念殉教聖人們及神妙奧跡的瞻禮。關於這事,聖巴西略說得極好:「......就如染色工人一樣,他們先當細心預備當染的材料,然後纔加顏色,或紫色、或其他任何顏色;同樣我們若願那正義不退色的光榮常常輝耀在我們身上,我們就該先有外在的藝能,然後再學習神聖的深奧藝能;又如我們在水中看慣了太陽的反射光,才可移我們的視線於太陽的本身......更猶如樹木的基本生命,是按時結果,但圍於枝榦間而動盪的綠葉,也增加了樹木的不少美觀:同樣人靈的基本果實是真理的本身,但有外在知慧的裝飾,也不是無益,猶如果實有樹葉給予它的蔭庇和外貌,也不是美麗。所以有人說古聖梅瑟他是一位傑出的人才,他的名字因了他的智慧在以色列人民前是最大的,他在研究了埃及的學說後,才得注視自有的天主,同樣也有人說後於梅瑟數世紀的充滿智慧的達尼爾是在學得加耳提雅的知識後,才得到了超凡的學問。」(44)

尤其在我們自己頒發的「最高司牧」的通牒內,也曾寫過下面的這些話:「......傳佈天主聖言的人,在每一個時代繼續不斷以他們最大的努力,至深的學習並無數次的研究,終於相當地認識了各國民族的文化並他們的風俗習慣,便尊重而鼓勵了他們的文化與習俗,因此竟使基督的福音在那裡得到了極豐富的效果。如果當地人民所有的風俗習慣,沒有一點迷信的意味或錯誤的跡象,在可能範圍內,要常常樂意地接用並絲毫不加變更地保留」(45)

一九四四年我們在對宗座傳教會的會長們的談話中,曾說:「傳佈福音和宣講基督的人就是一位宗徒,他所盡的職務,並不要求他,使別國的人民的文化和習慣;也不要求他,把自己像一棵移植的樹,遠移到傳教區去,而宣講自己;他的職務是在要求他設法教導並組織,那些以古老高尚文化而自誇的民族,使他們自己準備甘心而樂意地接受公教的文化習俗與公教信友的生活方式:這公教文化能夠適合於任何民族的文化,只要他們的文化是健全的、完整的,並具有保障人權,增進人類幸福的能力。傳教區內的本地公教信友,雖然很早就是天主的大家庭的子女和祂神國的公民(46),然而他們也是祂地上國家的公民」(47)

 

十四、一九二五──一九五O年聖年的傳教區展覽

我們的前任教宗庇護第十一世一九二五年如彼來翁聖年時,曾出諭舉行了一個大規模的傳教成績展覽會,他對這個展覽會的顯著成功,曾說過下面這些話:「看起來好像天主作了一個奇事,由此奇事我們得了一個新的證據,知道天主自己的聖教會,與任何民族都能夠活生生地相處得融融洽洽。......這個展覽會就像是一個,將來仍是一個散佈全球的一部傳教區的百科全書」(48)

為使大眾明瞭傳教工作的偉大成績,特別是在文化方面,我們也曾於去年聖年內諭知各傳教區搜集大量展覽品,陳列於梵蒂崗公開展覽,這是你們都已知道的事,由此可以證明傳教人員怎樣將公教文化的光輝,辛苦地傳揚到進步的及落後的國家去。

這說明了傳教人員對於發展文化及最高學府的文藝研究,有怎樣的貢獻;這也證明了聖教會對任何國家的原有藝能,不但沒有予以阻礙,反而助以最高度的發展。

我們感謝至仁慈的天主,因為各方面對於此事,均予以熱烈的歡迎與鼓勵。這須明顯地證明了聖教會正在增進及發達傳突事業的重要性。我們同樣感謝所有傳教工作人員的努力,使福音的精神,能夠這樣灌注於彼此遠隔、風俗懸殊、各色各樣的人民心中,結束開心一朵鮮艷奪目的藝術之花。這裡又證明了一件事實;公教的信仰,倘被熱烈地接納與實行,最能發展人類的藝術,而使聖教會得到世人的稱讚,天主的敬禮得到美麗的文飾。

 

十五、傳教合作上的神職聯合會及宗座善會

你們一定記得「聖教會已往的成績」通諭怎樣熱烈地外地介紹那所謂傳教神職班會。因為這會的目的,是在聯合修會與教區神職班及研究神學的學士們來同心合力,分工合作地推廣傳教事業。我們目睹該會的成功,我們不能于感覺到滿心歡愉,我們再懇切地希望它有更大的發展,並能燃起每位司鐸及他們所牧養的信友們,願為傳教工作努力奮鬥的心火。該會猶如一個泉源,凡有關傳教事業的宗座機構,如傳信部、聖伯多祿本地神職會、及救濟貧童聖嬰會等,灌溉田園的水,都由它那裡流出。

我們覺得對於這些事關傳教事業的宗座機構的重要性、必需性及其不惟眾多且亦豐富的顯著成就,在此沒有詳述的必要。因為我的前任教宗曾經對它們一再地稱譽,並且還頒賜了無數的恩赦。所以我們很希望公教信友們,對於這些宗座機構予以慷慨的捐輸,特別是在聖教會所規定的傳教節日上。但我們最希望的,是要他們祈禱無所不能的天主,幫助這些獻身傳教事業的人們,並參加徊協助上述的這些宗座機構。可敬的弟兄們,你們諒已知道,我們最近特別設立了一個兒童瞻禮,籍祈禱徊捐輸來幫助救濟貧童聖嬰會。這樣我們的這些兒童們,已經養成了習慣;為教外人的得救恆心祈求天主;且我們深深地希望,籍此在他們純潔無瑕的心田中,播下以傳教為終身事業的種子。

還有,我們要稱讚那些專為國外傳教人員供獻一切用具的團體。同樣,我們對於那些辛勤勞苦專門預備祭服與堂中用品的婦女團體,表示我們慈父的愛護與贊許。末了我們要向那些極可愛的協助聖教會的人們說:舉凡信友們為拯救教外人的靈魂所做的一切工作,已經因為他們的活潑信德,發生了極美好的效果,因為他們這樣做,無形中使他們個人道德的增進,與推廣傳教運動的熱忱,成了一個比例。

十六、各公教世界呼籲

我們尚未結束本通諭前,我們願向全體神職班和全球信友揭示我們的志願與心意,並表出我們誠懇的謝意。我們知道本年度我們的兒女們對於傳教區的各項捐助,數量相當可觀。你們的慈愛決不能用在比這事更好的地方了。因為這是一件推廣基督神國,傳佈信德真光與拯救人靈的工作;所以天主「吩咐他們每人對於別人所有的義務」(49)

  關於這事,我們於一九五O年八月九日給我們可愛的傳信部部長彭蒂樞機主教的信中有所論述,因著現在威脅我們的新危機,我們覺得有重新一提的必要:「讓所有的信友們在新的決心下繼續幫助傳教事業,擴大他們在此善事上的活動力,不斷地向天主祈禱,為資助獻身傳教事業的人們,並盡力供給他們的需要。

因為聖教會是基督的聖體,在這妙體上「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50)。今日既有許多肢體正在遭受著極重的痛苦、和極大的折磨,凡是信友,在神聖的義務上來說,對他們均應給以力量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同情。在傳教區內有些地方因戰爭的殘酷,已將許多聖堂,教會房舍及聖教會所開辦的學校和醫院破壞無遺。為恢復這些損失,並為重建這些房舍,全世界的信友們,既經對傳教事業給予了一種特別的關心與深切的愛護,自會慷慨地給予必要的幫助」(51)

可敬的弟兄們,你們確然明知整個的人類,受目前惡劣環境所迫,處於擁護基督與打倒基督的兩個敵對的地位。故今日人類,在這非嚴重的危機中,非因基督得救中,即趨於殘酷的滅亡!固然有不少傳佈福音的人,以他們活潑的智慧,辛勤的勞力,願極力推廣基督的神國;然而也有不少傳佈另一種福音的人,投向唯物主義的懷抱,拋棄永福長生的希望,並設法勾引別人同趨於這不堪設想的前途!

為了這個重大的緣故,人類最和靄的慈母聖教會,不能不號召她在現世所有的子女,在物質的捐輸上,在神靈的祈禱上以及推廣傳教事業的聖召上,格外熱心來幫助那些威武不能屈的福音真道的傳佈者。然後並以母愛的姿態,強逼她的子女們,穿起慈愛的制服(52),希望她們縱不能直接去參加傳教工作,至少在精神上能予以熱烈的合作,使降世找尋和拯救喪失者(53)的良善心謙的耶穌聖心的宏願,不至於落空。倘他們,無論用什麼方法,以公教信仰的光亮,光照而安慰了一個家庭,讓他們知道因此發生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神力,會跟著時代到處成長牠的原動力,縱然他們祇幫助了一個人接受司鐸的地位,他們便完全有份於將來彌撒聖祭、宗徒事業以及其它聖工所結的效果。因為所有的公教信友組成了一個同樣的大家庭,都是奮鬥的、受難的、勝行的聖教會的會員,他們彼此享有利益均沾的權利。由此看來,沒有比「諸聖相通功」的信條,更能使公教信友的理智和意志,認出到傳教事業的利益和重要。

 

十七、結論

我們以父母的善意,發出這針對時局的原則和法規,希望全世界的公教信友,趁著這「聖教會已往成績」通諭頒發第廿五週年紀念的難得機會,來推動傳教事業,使它能日新又日新獲得更大的發展。

可敬的弟兄們,最後我們以這樣濃厚的希望,從我們的心靈深處,給予你們每位及所有神職人員與公教信友,特別是那些為推廣這至神聖傳教工作,或在家中祈禱和募捐,或到傳教區作實際工作的人們賜以宗座遐福,天上神恩的吉兆和我們自己的愛護赤子的情感的保證。

 

教宗庇護第十二世

一九五一年在位第十三年六月二日

頒自羅馬聖伯多祿大殿

 

註解:

(1)見得後:三,1。

(2)宗座公報 (一九二六) 五六頁。

(3)宗座公報 (一九四四) 二O九頁。

(4)宗座公報 (一九二四四) 二O七頁。

(5)參閱大會主席的書信:宗座公報 (一九五一)八八-八九頁。

(6)羅:一,1112

(7)若:四,35

(8)瑪:九,3738

(9)德:卅六,45

(10)若:十五,20

(11)若:十六,33

(12)若:十二,2425

(13)羅:五,3

(14見西彼廉56:拉丁教父集IV 351A

(15)見弟前:三,15

(16)詠:一O六,10

(17)若:十,16

(18)依:五十八,1

(19)斐:二,21

(20)格後:五,20

(21)格後:十,3

(22)格前:九,22

(23)參閱Perlibenti equidem 教書:宗座公報 (一九五O) 七二七頁。

(24)參閱宗座公報 (一九一九) 四四O頁。

(25)參閱宗座公報 (一九二六) 六一O頁。

(26)參閱宗座公報 (一九四四) 二一O頁。

(27)參閱瑪:廿八,18

(28)參閱宗座公報 (一九四四) 二O八頁。

(29)參閱宗座公報 (一九二六) 七六頁。

(30)參閱宗座公報 (一九二六) 七五頁。

(31)見若:四,35

(32)見若:四,36

(33)加下:一,3

(34)斐:四,3

(35)Diognetus V 5Ed. Funk. J. 399

(36)宗:十,38

(37)路:十,89

(38)谷:八,2

(39)宗座公報 (一九四三),十六至十七頁。

(40)路:十六,8

(41) 宗座公報 (一九一九) 四四四頁「至大任務」通諭,及宗座公報 (一九二六) 八一-八二頁,「教會事物」通諭。

(42)見宗座公報 (一九二六) 八一-八二頁。

(43)參閱戴爾都良護教諭第八章。

(44)參閱聖巴西略致青年人書,2Mg. XXXI, 567 A.

(45)參閱宗座公報 (一九三九) ,四二九頁。

(46)弗:十一,19

(47)見宗座公報 (一九四四),二一O頁。

(48)見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訓誥。

(49)德:十七,12

(50)格前:十二,26

(51)見宗座公報 (一九五O),七二七-七二八頁。

(52)哥:三,12

(53)路:十九,10


網頁製作/校對:陳家裕